《山豬溫泉》導演訪談
放映頭條:走出大地與生命的創痛
《山豬溫泉》導演郭珍弟專訪
《山豬溫泉》導演郭珍弟專訪
撰文│禹鐘月(文字、攝影)
「真的有山豬溫泉嗎?」「山豬王會泡溫泉嗎?」大概是所有看過片名的觀眾,心中浮現的問題。
當過老師,早年拍攝紀錄片起家的郭珍弟導演,新片《山豬溫泉》(「一種打死不退的山豬精神」),延續著敏於觀察人文自然、生活物事的關注。以八八風災作為背景,故事發生在高雄山區一間名作「山豬溫泉」民宿中,颱風一夕之間奪走了民宿主人阿榮(陳慕義飾)的生命,留下了傷心欲絕的遺孀阿雀(陸弈靜飾)和女兒阿芬(吳怡婷飾)。阿雀一度有了失望自絕的念頭,翻看過往片段DV影像作為憑弔,但仍得繼續生活下去,後來透過獵人好友阿男(蔡振南飾)的支持下,有了人生前行的力量‧‧‧(繼續閱讀)
「真的有山豬溫泉嗎?」「山豬王會泡溫泉嗎?」大概是所有看過片名的觀眾,心中浮現的問題。
當過老師,早年拍攝紀錄片起家的郭珍弟導演,新片《山豬溫泉》(「一種打死不退的山豬精神」),延續著敏於觀察人文自然、生活物事的關注。以八八風災作為背景,故事發生在高雄山區一間名作「山豬溫泉」民宿中,颱風一夕之間奪走了民宿主人阿榮(陳慕義飾)的生命,留下了傷心欲絕的遺孀阿雀(陸弈靜飾)和女兒阿芬(吳怡婷飾)。阿雀一度有了失望自絕的念頭,翻看過往片段DV影像作為憑弔,但仍得繼續生活下去,後來透過獵人好友阿男(蔡振南飾)的支持下,有了人生前行的力量‧‧‧(繼續閱讀)
獨立雜誌〈離譜〉:關於城市與鄉村
《山豬溫泉》導演郭珍弟文字訪談
《山豬溫泉》導演郭珍弟文字訪談
圖文、採訪│潘彥睿 文章摘錄│Clip Studio 〈離譜〉 Issue II
郭珍弟導演在 2014年推出的電影作品 ─《山豬溫泉》,是一個關於愛與重生的故事,電影主要場景都在山林綠地,但卻是崩山壞水的山林綠地。故事中一群小人物如何在被天災轟炸後的殘山剩水當中、在一個再也沒有外人羨慕的山村裡找回他們的重新面對生活的力量。
阿榮是阿雀的丈夫、阿芬的爸爸、阿男的好友,誤認自己即將離開人世,開始思考著人生的意義,拿起 DV紀錄起身邊所愛的人事物,規劃起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直到無情的風雨真的帶走了他的生命、摧毀了他們的溫泉山城,人與土地皆陷入一片絕望。看著爸爸留下來的影片,阿芬與媽媽漸漸了解了爸爸的愛與山豬王的堅韌精神;重生之旅,於是展開。
《山豬溫泉》更關照到年輕人與中年人在都市與鄉村之間求職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兩難,導演用細膩的手法呈現出留下與離開、絕望與希望之間的掙扎,以及最後選擇面對的力量。
對於從小在南部長大的我,在台北這個大城市裡始終找尋不到歸屬感,更讓經濟的壓力漸漸的腐蝕了玩味生活的興致,開始對都市有種莫名的冷感。由於小小觀摩到這一次電影後製流程,才發現原以為冷酷無情的都市裡,卻還是許許多多的人,買高鐵票下鄉談的目的不是生意,而是創作出更具人文關懷的作品。
阿榮是阿雀的丈夫、阿芬的爸爸、阿男的好友,誤認自己即將離開人世,開始思考著人生的意義,拿起 DV紀錄起身邊所愛的人事物,規劃起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直到無情的風雨真的帶走了他的生命、摧毀了他們的溫泉山城,人與土地皆陷入一片絕望。看著爸爸留下來的影片,阿芬與媽媽漸漸了解了爸爸的愛與山豬王的堅韌精神;重生之旅,於是展開。
《山豬溫泉》更關照到年輕人與中年人在都市與鄉村之間求職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兩難,導演用細膩的手法呈現出留下與離開、絕望與希望之間的掙扎,以及最後選擇面對的力量。
對於從小在南部長大的我,在台北這個大城市裡始終找尋不到歸屬感,更讓經濟的壓力漸漸的腐蝕了玩味生活的興致,開始對都市有種莫名的冷感。由於小小觀摩到這一次電影後製流程,才發現原以為冷酷無情的都市裡,卻還是許許多多的人,買高鐵票下鄉談的目的不是生意,而是創作出更具人文關懷的作品。
導演的最新電影長片《山豬溫泉》中,最主要的核心概念是什麼?您想藉由這一個故事,分別帶給生活在都市以及鄉下的人們什麼樣的領悟?
一個不善寫字的少年,寫下他生平的第一封情書,在大大的白紙上,寫下一個『讚』。然後寄給他心儀的女孩。女孩打開信紙,讀到了。我也想像山豬溫泉是一封情書,一封有點口拙又浪漫過頭的情書。給一同在暗夜顛簸的山路上蹣跚前進的同路人。
被黑夜包圍的山路上,我的手電筒很小,只照得到自己腳下亦步亦趨的漫草荒徑。我孤單,我害怕。但是前方的光點,讓我知道同路人就在不遠處,我心中的恐懼,我腳下的疼痛,我上氣不接下氣的喘息,她剛剛經歷了,她承擔了,她受傷了,但是她沒被擊倒,她沒被毀滅,她咬牙繼續前進。黑暗中孤獨前進的我,被身後隱約的腳步聲安慰了。原來這路上不是只有我。我不是頭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不會被單獨地遺留在黑暗之中。我持續前進,想像著身後的人也會看到我手電在腳下圈出的晃動光點。
這封情書,說的是,雖然看不見,但是無論是哭是笑,你都不是自己一個人。我們是暗夜行走的同路人。
為什麼選擇「山豬」當作故事的符號,山豬在故事裡面又有什麼樣的意義?
說故事也是另一種寫情書的形式,寫給特定或不特定的聽者。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傳奇,方便大家隨心寫情書。電影中的角色們,就是說著魔幻又寫實的山豬故事,來傳遞自己對另一個人難以言說的情感。
故事中有提及年輕人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兩難,導演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從生命的本質來看,空間是凝固的,時間是流動的。年輕人的流動是和自己生命當下的狀態合拍。從一個空間流動到另一個空間是自然的,本然的。所有的停留,也可能是短暫的。所謂『終點』,也可能是下一段旅程的『起點』。
不過就台灣社會來看,年輕人為了就業,從鄉村移動到城市,也是長久以來的現實。當年陳芬蘭唱『孤女的願望』,葉俊麟寫下這樣的歌詞:『阮想要來去都市做著女工渡日子,也通來安慰自己心內的稀微。。。。假使少錢也著忍耐三冬五冬,為將來為著幸福甘願受苦來活動,有一日總會得著心情的輕鬆。』可以想像, 60,70甚至 80年代,鄉村的年輕人是懷抱著追求幸福的夢想,義無反顧地來到城市。
但是當我們的國土規劃為了經濟發展無限制地犧牲農業的時候,人不再『地著』,人的生活遠離了自然環境,城市把所有都會生活的廢棄物排泄到鄉村。『幸福』不僅遠離了鄉村,也遠離了城市。
故事中的年輕女孩遊牧到城市的邊緣,終究無法進入那個「拿鐵有三層」的社會。她『向下修正』,流回城鄉交界的小鎮,在快速消費的大賣場討生活。當她察覺,自己並沒有因此而獲得生活的主導權,她活著的姿勢正日復一日地機械化扁平化單薄化,她無法歸屬於小鎮,無法覓得價值和能量,於是女孩再次走向鄉村,走向山林。 (註:在片中女演員阿芬在咖啡廳工作,因都市客人要求「拿鐵應該要有三層」,因而使她不解都市人的習性與思維。)
都市與鄉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在創作的領域上,這兩個空間如何影響您的創作?
我自己是在五歲時從小村搬到城市。說是城市,但是距離最近的雜貨店走路要 15分鐘。高中開始坐公車上學,暈車暈了一學期。一直到念大學時,喝咖啡,逛街,看電影都比較像是節慶時的特殊事件,不是那麼日常的一部分。在城市之中,我自覺蜷屈在邊緣。我也漸漸忘了家鄉的樣子。我哪邊都不屬於。
出國留學時,租屋住在一個叫『德國鎮』的黑人社區。坐在那棟三層樓的獨棟木屋裡,看著窗外果實累累的桑葚,聽得見對面鄰人吵架,也有被隔壁大狗撞到的少年哀嚎。最後我搬出那個社區,是因為一聲槍響,有人在屋外巷弄追逐。
然後,我又回到台北。那時,我二十六。我以為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然後,我開始拍攝記錄片。我想找一個可以歸屬的地方。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斷地移動在城市和鄉村之間。
但是台灣其實很小,我發現,無論在哪裡,自己都是一個有利害關係的局外人。打個比方說,錯誤的工程傷害了河川上游的村莊,整治過程中,又把傷害向中下游擴大,我住在下游的城市,有生之年也會一起承擔人為施作的災害。城鄉的禍福命運是相連的,而我們都是住在其中的人。
『有利害關係的局外人』是個創作的好位置嗎?我還在努力了解之中。
一個不善寫字的少年,寫下他生平的第一封情書,在大大的白紙上,寫下一個『讚』。然後寄給他心儀的女孩。女孩打開信紙,讀到了。我也想像山豬溫泉是一封情書,一封有點口拙又浪漫過頭的情書。給一同在暗夜顛簸的山路上蹣跚前進的同路人。
被黑夜包圍的山路上,我的手電筒很小,只照得到自己腳下亦步亦趨的漫草荒徑。我孤單,我害怕。但是前方的光點,讓我知道同路人就在不遠處,我心中的恐懼,我腳下的疼痛,我上氣不接下氣的喘息,她剛剛經歷了,她承擔了,她受傷了,但是她沒被擊倒,她沒被毀滅,她咬牙繼續前進。黑暗中孤獨前進的我,被身後隱約的腳步聲安慰了。原來這路上不是只有我。我不是頭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我不會被單獨地遺留在黑暗之中。我持續前進,想像著身後的人也會看到我手電在腳下圈出的晃動光點。
這封情書,說的是,雖然看不見,但是無論是哭是笑,你都不是自己一個人。我們是暗夜行走的同路人。
為什麼選擇「山豬」當作故事的符號,山豬在故事裡面又有什麼樣的意義?
說故事也是另一種寫情書的形式,寫給特定或不特定的聽者。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傳奇,方便大家隨心寫情書。電影中的角色們,就是說著魔幻又寫實的山豬故事,來傳遞自己對另一個人難以言說的情感。
故事中有提及年輕人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兩難,導演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從生命的本質來看,空間是凝固的,時間是流動的。年輕人的流動是和自己生命當下的狀態合拍。從一個空間流動到另一個空間是自然的,本然的。所有的停留,也可能是短暫的。所謂『終點』,也可能是下一段旅程的『起點』。
不過就台灣社會來看,年輕人為了就業,從鄉村移動到城市,也是長久以來的現實。當年陳芬蘭唱『孤女的願望』,葉俊麟寫下這樣的歌詞:『阮想要來去都市做著女工渡日子,也通來安慰自己心內的稀微。。。。假使少錢也著忍耐三冬五冬,為將來為著幸福甘願受苦來活動,有一日總會得著心情的輕鬆。』可以想像, 60,70甚至 80年代,鄉村的年輕人是懷抱著追求幸福的夢想,義無反顧地來到城市。
但是當我們的國土規劃為了經濟發展無限制地犧牲農業的時候,人不再『地著』,人的生活遠離了自然環境,城市把所有都會生活的廢棄物排泄到鄉村。『幸福』不僅遠離了鄉村,也遠離了城市。
故事中的年輕女孩遊牧到城市的邊緣,終究無法進入那個「拿鐵有三層」的社會。她『向下修正』,流回城鄉交界的小鎮,在快速消費的大賣場討生活。當她察覺,自己並沒有因此而獲得生活的主導權,她活著的姿勢正日復一日地機械化扁平化單薄化,她無法歸屬於小鎮,無法覓得價值和能量,於是女孩再次走向鄉村,走向山林。 (註:在片中女演員阿芬在咖啡廳工作,因都市客人要求「拿鐵應該要有三層」,因而使她不解都市人的習性與思維。)
都市與鄉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在創作的領域上,這兩個空間如何影響您的創作?
我自己是在五歲時從小村搬到城市。說是城市,但是距離最近的雜貨店走路要 15分鐘。高中開始坐公車上學,暈車暈了一學期。一直到念大學時,喝咖啡,逛街,看電影都比較像是節慶時的特殊事件,不是那麼日常的一部分。在城市之中,我自覺蜷屈在邊緣。我也漸漸忘了家鄉的樣子。我哪邊都不屬於。
出國留學時,租屋住在一個叫『德國鎮』的黑人社區。坐在那棟三層樓的獨棟木屋裡,看著窗外果實累累的桑葚,聽得見對面鄰人吵架,也有被隔壁大狗撞到的少年哀嚎。最後我搬出那個社區,是因為一聲槍響,有人在屋外巷弄追逐。
然後,我又回到台北。那時,我二十六。我以為自己不屬於任何地方。然後,我開始拍攝記錄片。我想找一個可以歸屬的地方。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斷地移動在城市和鄉村之間。
但是台灣其實很小,我發現,無論在哪裡,自己都是一個有利害關係的局外人。打個比方說,錯誤的工程傷害了河川上游的村莊,整治過程中,又把傷害向中下游擴大,我住在下游的城市,有生之年也會一起承擔人為施作的災害。城鄉的禍福命運是相連的,而我們都是住在其中的人。
『有利害關係的局外人』是個創作的好位置嗎?我還在努力了解之中。
片中有「重生」的概念,重生之前可能相對的代表著失落或絕望,導演主要筆下的角色,重生的力量來自於哪裡?
正男重生的力量來自他對大自然的信賴和共生。美雀重生的力量來自她對生命苦難的面對和接受。阿芬重生的力量來自她承接父親阿榮的心意,將情感的對象擴延到土地。阿榮的力量來自『瀕臨死亡』的反思,在生命的終點之前,理清了價值之所在。阿公的力量來自回歸到生存最原初的狀態──活下去的單純意志。他們看見彼此的苦難,理解彼此的苦難,給予溫度和能量。
這個故事裡面有崩山壞水,也有愛的重生,這兩個看似相對的狀態,是不是某種程度上也暗喻著人生?
許多本來許久不結果的樹,一場大風大雨,又或有人砍他幾刀,原來曖昧的生存欲望被激動了,於是開花了。大抵流過的眼淚越多,越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吧。
在您幾年創作的歷練下來,如何在一個空間裡面,找到心裡上的平衡點?例如、人們常常盲目的追求,卻忘了我們要的其實都已經擁有,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找回生活中的平衡點?
有一天想要打開裝蜂蜜的玻璃瓶,用刀喬蓋子,用毛巾轉蓋子,把瓶蓋邊緣碰撞流理臺,玻璃瓶身都敲碎了一角,始終沒法吃到蜂蜜。忽然瞭悟,原來小熊維尼的故事,其實很文學。小熊完全經歷了我感受到的痛苦。終極的想望猶如瓶中的蜂蜜,可望不可得。即便得到,也是瞬間消耗殆盡。我的人生大概也會像小熊維尼一樣,總在獲得和失去之間尋尋覓覓。
正男重生的力量來自他對大自然的信賴和共生。美雀重生的力量來自她對生命苦難的面對和接受。阿芬重生的力量來自她承接父親阿榮的心意,將情感的對象擴延到土地。阿榮的力量來自『瀕臨死亡』的反思,在生命的終點之前,理清了價值之所在。阿公的力量來自回歸到生存最原初的狀態──活下去的單純意志。他們看見彼此的苦難,理解彼此的苦難,給予溫度和能量。
這個故事裡面有崩山壞水,也有愛的重生,這兩個看似相對的狀態,是不是某種程度上也暗喻著人生?
許多本來許久不結果的樹,一場大風大雨,又或有人砍他幾刀,原來曖昧的生存欲望被激動了,於是開花了。大抵流過的眼淚越多,越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吧。
在您幾年創作的歷練下來,如何在一個空間裡面,找到心裡上的平衡點?例如、人們常常盲目的追求,卻忘了我們要的其實都已經擁有,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找回生活中的平衡點?
有一天想要打開裝蜂蜜的玻璃瓶,用刀喬蓋子,用毛巾轉蓋子,把瓶蓋邊緣碰撞流理臺,玻璃瓶身都敲碎了一角,始終沒法吃到蜂蜜。忽然瞭悟,原來小熊維尼的故事,其實很文學。小熊完全經歷了我感受到的痛苦。終極的想望猶如瓶中的蜂蜜,可望不可得。即便得到,也是瞬間消耗殆盡。我的人生大概也會像小熊維尼一樣,總在獲得和失去之間尋尋覓覓。
關於《山豬溫泉》導演-郭珍弟
導演 郭珍弟
台灣大學心理系、美國天普大學影視研究所(Dept. of Radio-TV-Film , Temple University, U.S. (M.F.A))畢業。作品涵蓋紀錄片和劇情片。重要的作品有《Viva Tonal跳舞時代》,描繪了1930年代台灣中產階級鮮為人知的音樂生活,獲得2003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短片《清文不在家》,則描述原住民青年求職與返鄉的兩難,獲得2002年紐約EXPO短片展評審團獎、金馬獎與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競賽提名,以及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匈牙利國際視覺藝術影展之邀約。劇本創作三度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單車日記」、「紅雪」以及「深呼吸」,在2003年,並擔任公視「台灣人民的歷史」紀錄片系列編劇統籌。
《Viva Tonal跳舞時代》為首部在戲院上映票房破百萬之紀錄片。剛完成的劇情片《山豬溫泉》為第二部劇情長片,已於華納威秀,華山光點映演,也開始受到國際影展的邀約。遠洋漁業紀錄片《海上情書》正在後製當中。
台灣大學心理系、美國天普大學影視研究所(Dept. of Radio-TV-Film , Temple University, U.S. (M.F.A))畢業。作品涵蓋紀錄片和劇情片。重要的作品有《Viva Tonal跳舞時代》,描繪了1930年代台灣中產階級鮮為人知的音樂生活,獲得2003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短片《清文不在家》,則描述原住民青年求職與返鄉的兩難,獲得2002年紐約EXPO短片展評審團獎、金馬獎與台北電影節紀錄片競賽提名,以及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匈牙利國際視覺藝術影展之邀約。劇本創作三度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單車日記」、「紅雪」以及「深呼吸」,在2003年,並擔任公視「台灣人民的歷史」紀錄片系列編劇統籌。
《Viva Tonal跳舞時代》為首部在戲院上映票房破百萬之紀錄片。剛完成的劇情片《山豬溫泉》為第二部劇情長片,已於華納威秀,華山光點映演,也開始受到國際影展的邀約。遠洋漁業紀錄片《海上情書》正在後製當中。